2025年5月21日,由首钢基金成员企业——首佳科技主办的“聚首创新 跨界共生”生态产业链论坛在首钢基金创新创优创业中心成功举办。政府领导、行业专家、轮胎及钢铁企业代表出席此次论坛,围绕经济形势分析与判断、钢铁产业与橡胶行业的融合发展、中美贸易战对中国橡胶工业的影响、可循环钢在钢帘线行业的应用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讨论,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高效联动,助力企业实现品牌升级与跨界融合。
首钢集团副总经理姜楠在论坛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首钢抓住冬奥机遇,统筹推进文化复兴、生态复兴、产业复兴、活力复兴,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成为北京城市深度转型的重要标志。首钢正在主动谋划和做好后冬奥时代高质量发展这篇文章,持续做好冬奥遗产与工业遗存可持续利用,打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钢高地、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首钢支点。在钢铁主业领域,首钢强化产品技术优势,实现了产品、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域“领跑”的转变。汽车板、电工钢、镀锡板等一批战略产品,为高端制造业强链补链,车轴钢、集成电路框架用材等一批“卡脖子”关键材料冲破围堵,为国之重器贡献了首钢力量。同时,首钢始终把节能减排放在企业发展的突出位置,面对双碳目标,首钢将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建低碳技术研发平台,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加速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首佳科技董事长苏凡荣表示,本次论坛汇集了大量的产业界、金融界、学术界的领军人物,希望大家一起对行业痛点,难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共同商讨对策。面向未来,首佳科技将在首钢集团和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同时注重内涵式增长和外延式增长, 向市场传递信心、凝聚共识,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标杆。
前沿分享:顶尖学者探讨宏观经济与全球化变局
清华大学经济学家李稻葵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家邵宇教授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分享。李稻葵教授就宏观经济及“十五五”规划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与实例研判;邵宇教授从中美贸易战及全球化变局的角度出发,针对中国制造业如何应对全球性挑战及未来的机遇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分享。
主旨演讲:行业学者、企业代表共话产业发展
南钢集团技术总监江野介绍可循环钢在钢帘线行业的使用,倡议共建可追溯废钢供应链、重构钢帘线标准及成本共担机制,推动中国低碳钢标准国际化。橡胶工业协会会长徐文英指出,中美贸易战对橡胶工业的影响复杂多元,呼吁以"自强不息"精神应对挑战,既要警惕贸易战冲击,也要把握产业升级机遇。上汽大通车轮及备胎机构系统经理朱远征聚焦新能源汽车发展对轮胎需求的影响,解析市场趋势与技术挑战。
多元碰撞:多领域嘉宾共探技术创新与战略破局
此外,本次论坛还开设两个分论坛,在主题为“自动驾驶,智能停车的发展”的分论坛上,首程控股驿停车副总裁李娜、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副教授 智能驾驶实验室主任张东博士、路凯智行投融资高级经理赵逸凡分别就大兴机场智能停车场、下一代智能轮胎重构智驾体验、智慧矿山无人运维场景下关于轮胎的智能化实践探讨进行主题分享。
在 “不确定因素下的海外扩张”的分论坛上,首钢集团战略发展研究院战略研究总监郄芳、首钢集团战略发展研究院改革创新研究室高级经理宋智芳、橡胶工业协会会长徐文英、中国特钢协会执行会长王文金、山东华盛销售公司总经理延海明等企业代表,从不同视角分享了对企业出海及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实践体会、思考与展望。
未来,首钢基金将继续与成员企业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生态产业链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为产业多元化发展和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